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管理学院

首页 / 新闻资讯 / 学院动态

这场大会,开启了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的新时代

2025-08-07

155

出门在外,我们常常说的一句话是“安全第一”。作为重要交通工具的汽车,如何确保人们出行过程中的安全,让生活与工作更加的“行”之有效,显得格外的重要。

2006年2月2日,中汽中心在北京召开技术交流会,正式启动C-NCAP项目——成立于1985年的中汽中心,是隶属于国务院国资委的中央企业,是在国内外汽车行业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综合性技术服务机构——在那个人们对于汽车安全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ABS和安全气囊的年代,C-NCAP开启了中国汽车安全的新时代。此后17年间,历经6个版本,C-NCAP已建立起成熟的测评体系,推动安全意识深入汽车从设计、生产到使用的各个环节,体现在主动被动安全越来越好的新车,更体现在消费者在购买和使用汽车的行动中。

这些进步,只是中国汽车安全发展的冰山一角。汽车安全的脚步永不停歇,而中汽中心同样始终以引领汽车行业进步为使命——2017年,中国车身大会首次举行,以汽车车身为切入点,将汽车安全提升到新的高度;经过多年发展,中国车身大会如今已升级为中国汽车安全大会,其内涵持续丰富、由点及面,已经发展出多个细化项目:包括中国十佳车身评选、中国十佳底盘评选、中国汽车极致安全巅峰挑战(TOP Safety)和中国汽车极智安全巅峰挑战(TOP Intelligence)等,从不同领域、以不同形式充分验证了车辆的安全性。

如今,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的频发,碳中和、碳达峰目标业已成为摆在全行业,乃至全人类面前的现实问题,而汽车企业也将迎来颠覆性的变革。作为减碳任务的主要领域,加快推进全产业链低碳化和脱碳化进程,实现全生命周期碳减排,实现更好的可持续发展,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已势在必行——10月31日,2023中国汽车安全大会暨砥砺行者大会在苏州相城开幕,此次大会的最大亮点、首届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大会也同期举行。

“减少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、调动产业链上下游参与者协同挖掘全产业链的降碳潜力,履行自身企业社会责任、提升品牌价值,用有效的工具和方法科学治理企业,是全球汽车行业的共同责任,也是汽车企业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。”在中国汽车可持续发展大会上,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党委委员、副总经理吴志新致辞,向与会的业内专家学者、车企高管以及媒体代表表达了举行此次大会的必要性,共同探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之路。

在推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上,吴志新作出三项建议:大力推动汽车产业绿色化融合发展,实现可持续发展;建立和完善适合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;加强车企社会口碑建设,成为“公众眼中的良心企业”,即“品牌向上,公众可感,责任可见”。

吴志新介绍,ESG作为一种衡量和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式,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和风险管理密切相关,是推动企业向可持续发展转型的重要工具。中汽中心将持续践行央企责任,充分发挥行业第三方的作用,以技术为支撑,持续带动汽车企业提升履职水平,鼓励和推广更多企业使用ESG治理工具,搭建起符合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,帮助企业适应和应对新的发展要求,并积极参与国际汽车可持续发展的协同工作。

同时,多位与会嘉宾都发表了独具见地的发言。

苏州市相城经开区党工委委员、管委会主任丁俭:相城区将进一步加大对汽车产业的扶持力度,优化产业布局,提升产业链水平,继续坚持创新驱动、绿色发展的战略,加快推进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,助推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。

中国社科院教授、责任云研究院创始院长钟宏武:目前中国已进入ESG发展的快车道,ESG正在成为衡量车企价值的新标尺,夯实ESG组织基础,强化ESG融合管理,扩充ESG传播影响力,有助于进一步提高ESG评级指数水平,提升车企国际竞争力。

中国节能协会碳中和专委会副主任、国际金融论坛学术委员、腾讯碳中和高级顾问吕学都:ESG报告已逐渐成为企业展示自己应对气候变化雄心的重要信息来源,认真看待车企碳减排问题,利用ESG工具推进全产业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,利用数字化技术助力实现双碳目标。

联合国开发计划署(UNDP)驻华代表处可持续发展本地化主任王东: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、人类命运共同体、全球发展倡议与2030议程的理念高度一致。中国在落实2030议程中所取得的进展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的能力与决心,为其他国家提供了有价值的经验,促进全球共同发展。

国际可持续准则理事会(ISSB)全职理事冷冰:企业应全面提升治理战略风险管理指导目标,在进行排查问题、前景分析、影响评估时,选择的方法应符合增量型的运营技术核心问题,把精力真正集中在可持续的风险和可持续相关风险的管理上。

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(SDGs)全球协作项目工作委员会主任柳云虎:在国际环境复杂多变,遭遇重重挑战的当前,实现经济社会环境高质量发展,需要企业持续发挥创造力,建立可持续发展体系,为加快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解决方案,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。

中央财经大学可持续准则研究中心主任刘轶芳:在ISSB已发布的气候相关披露中,汽车零部件、汽车、汽车租赁行业议题及指标均相同。供应链企业进行ESG披露需要参考多套标准,完善ESG战略规划和目标设定,提高ESG报告的质量与透明度。

吉利汽车集团ESG管理总监俞绍华:吉利汽车聚焦气候中和、自然受益、全域安全、治理与道德、共荣发展、数智创新六大战略领域,致力打造智能汽车可持续出行的创新生态。

北京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团委书记、品牌管理部副部长刘先:北汽集团正以高质量发展推动与国家发展、社会进步的深度融合,以“造好车”的主业突破,以美好出行生活的价值创造,书写新时代的责任答卷。

登录

忘记密码 / 注册账号

注册

已经有账号?立即登录

找回密码

找回密码

你的密码已发送到您的邮箱,请查看!

确定